2020年7月16日上午,来自南京市江宁区晓庄学院大三学生钟斌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成功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他是南京市第79位、江宁区第8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正在进行捐献的钟斌周健/摄
记者了解到,1998年12月出生的钟斌,在校期间就多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钟斌说:“刚入学的时候,我就参加了360直播,直播吧: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而第一次献血的经历就让我坚定了无偿献血、帮助他人的信念。此后三年学习生活中,我一直坚持无偿献血,总计献血量高达2000毫升。”谈到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经历,颇有纪念意义,钟斌告诉记者:“我和女友不在同一个360直播,直播吧:,也不在同一个城市,所以平常见面的机会很少。所以如果我去见她的话,我就希望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纪念一下,比如说献血。2018年10月1日国庆节当天,我和女友一起参加无偿献血后,并一起在《志愿者捐献同意书》上郑重签下了各自的名字,我们俩在祖国母亲生日当天同时光荣地成为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志愿者,我们俩都觉得入库之后可能会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现在看来,那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时刻。”
钟斌妈妈打来电话,钟斌让妈妈放心,他目前一切情况都很好周健/摄
而就在2020年1月14日,南京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电话通知钟斌,告知他和一位1960年9月1号出生的男性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了,相合度是90%。当时的钟斌还在放寒假,钟斌说:“当我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时,第一反应就是有点诧异,入库已经2年了,好像渐渐淡忘了入库的事情,当被问到我和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了,相合度90%,是否愿意为对方捐献时。我想,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又可以挽救一条生命,所以我毫不犹豫答应了,同意继续下一步高分体检。”
不过由于疫情影响,正在老家江西过寒假的钟斌不能赶回南京。经过江西赣州的红十字会的联系和协调,钟斌在江西赣州做了高分辨检测。虽然前后历时3个月,但是钟斌顺利完成了捐献前所有的程序,也等来令人欣喜的结果。而在此期间,钟斌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患者在无菌仓内苦苦等待的身影,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捐献的决心。钟斌说:“得知自己的身体状况符合捐献的条件,我觉得非常高兴,我希望通过我的造血干细胞,能给对方患者带来活下去的希望,也希望他身体能恢复健康。”
江宁区红十字会业务科科长张琪全程参与了钟斌体检的全过程中,张琪说:“钟斌同学非常能体现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这种风采,他身上这种责任感是推动我们社会不断进步的一个很大的动力。随着社会各界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知度正在逐步提升,今年以来,江宁区已有58名志愿者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登记。造血干细胞捐献并不是敲骨取髓,而是通过打动员剂,把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液中,然后再进行分离,把你的造血干细胞从血液当中分离出来,其实现在这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对人体没有伤害。我们也希望就此能够呼吁大家能够积极的参与到造血干细胞入库的行列中来,做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目前,钟斌已经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完成了3针动员针的注射,我们希望此次捐献能够顺利完成,同时也希望有360直播,直播吧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来。”
通讯员周海燕周健
南报融媒体记者余梦迪
媒体链接:http://m.zijinshan.org/news/23836398478096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