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庄学院晓庄家属区,是老小区,没有物业,三位教师主动做“义工”,义务管理着这个7栋居民楼、178户人家的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们成为了志愿者,第一时间参与岗亭值班、消毒、外出人员调查登记、发放出门证等工作,用“辛苦指数”换来居民的“安全指数”,得到大家的称赞。
70岁的张维新是一位党员,也是一位热心人,因为退休后时间充裕,承担着这三“义工”主管的重任。肖文燕是一位在职女教师,做事心细,负责收取物业费。何家宝在南京晓庄学院后勤处工作。小区居民、也是晓庄学院校工的赵云山说:“这个小区好多年没人管,他们三位老师做义工,把这个小区管起来,陆续办了不少实事,现在,小区井井有条。这次在防控新冠病毒时,他们吃了不少辛苦,让我们住在这里放心……”
针对该小区的薄弱环节,祥和雅苑社区增派街道和社区的干部配合他们三位义工开展工作。
两边跑,连轴转,两点一线,最能形容何家宝老师吃苦耐劳的精神。据了解,他除了回家吃饭,每天蹲守岗亭在10小时以上。每天发放新口罩、组织消毒、给岗亭送开水,成了何老师雷打不动的事儿。
大年初三那天,何老师接到街道、社区的通知,需要排查外出居民的情况,平时积攒的好人缘,在关键时发挥了作用,他用一天时间,陪同社区工作人员上门逐一登记,有些不在家的居民,他帮忙打电话、发微信联系,在何老师的帮助下,170多户的信息在当天全部完成。“必须做到一户不落”,“疫情面前,不能有半点含糊”,何老师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返程高峰,他又投入到外来人员的登记和发放出门证的工作中。“我希望人人担当,为战胜疫情献出一份力。”何老师说,“这个寒假很特别,在忙碌中度过。”
通讯员杨霞 聂露露
南报融媒体记者王宁芝
媒体链接:http://m.zijinshan.org/news/211651782716815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