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题:和平基因代代相传——国家公祭仪式上的三个传承故事
新华社记者蒋芳、邱冰清、何磊静
幸存者后代从父辈“虽伤痛却坚韧”汲取祈愿和平的力量,救助者的子孙传承曾祖父“困难时不袖手旁观”的座右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以实际行动为和平“代言”……
82年,硝烟早已散去,记忆未曾远走,和平之声愈加响亮。
幸存者后代接力传承历史记忆
13日一早,幸存者常志强的女儿一边陪父亲收看公祭仪式直播,一边准备下午夫子庙小学的读书分享活动。近日,一本《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生活史》由外文出版社出版,常小梅用女儿的视角,再现父亲一生点滴。
在常小梅的笔下,有两个常志强。
一个是幸存者,他9岁遭遇灭门,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努力生活;年老后,他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视作精神寄托,坚定捍卫史实。
另一个是父亲常志强。青年时,“他去机场卖油条和烧饼,去南京郊县贩米,要拾柴火背回家。炉火中松针和松果燃烧后散发的香气……带来片刻的温馨。”晚年时,他与母亲相濡以沫,“风风雨雨一辈子,你属猴,我属龙……快乐相伴就是幸福。”
人生给了常志强一个最黑暗的开头,但他顽强地活出自己的光亮。
“我们这一家人,对‘失去’有着特别深的体会,也因此对幸福格外珍惜。”常小梅说,把这些点滴记录下来,希望把这种“虽伤痛却坚韧”的信念传递给360直播,直播吧人。除了已经出版的中文版,日文和英文版也将陆续上市。
幸存者日渐年迈,越来越多像常小梅一样的幸存者后代走向前台。他们有的赴日本讲述历史真相,有的加入志愿团队,为历史证言,为和平发声。
“他们与幸存者朝夕相处、感同身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介绍,今年启动的幸存者后代信息登记工作,迄今共收集到82位幸存者家庭的761位幸存者后代信息。其中,超过一半后代愿意参与传承行动,成为新一代和平使者。
外国友人传承和平家训
公祭仪式现场,克里斯托夫·赖因哈特看着天空中放飞的和平鸽,心中感慨良多。近年来他不止一次来到南京,因为这里有他祖辈——约翰·拉贝的一半人生。
1937年末至1938年初,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面对侵华日军的血腥屠杀,时任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南京的业务代表拉贝选择留守,与二十多位国际友人一起建立了安全区,保护了大批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
“两年前我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我找到了位于小粉桥的拉贝故居,内心有个声音告诉我,这里有我的一部分。”克里斯托夫·赖因哈特说,也是从那时开始,每次到南京内心既激动又有安全感。
今年夏天,他带女儿一起来寻找拉贝的足迹。克里斯托夫·赖因哈特说:“我觉得这就是一种传承。先辈们守护的东西,今天仍然不能丢掉,我希望和平与爱的传承不要在我的女儿这里中断,能一直继续下去。”
事实上,他与拉贝之间不单是血脉联系,还有拉贝的座右铭“困难时不袖手旁观”成为克里斯托夫·赖因哈特的家训,至今仍深深影响这个普通的德国家庭。
拉贝对家族的影响是深远的。拉贝的座右铭“困难时不袖手旁观”至今仍深深影响着这个普通的德国家庭。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爆发,当年上百万难民涌入德国,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有很多德国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从那时起,克里斯托夫·赖因哈特一家一直在接纳和照顾逃到柏林的难民。
当和平的大钟敲响,是和平让人们重聚。
13日一早,很多外国友人及其后代都齐聚在公祭仪式的现场。“希望这个和平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把当年祖辈的大爱精神传承下去。”克里斯托夫·赖因哈特说。
年轻一代以行动为和平代言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公祭仪式现场,82名青少年代表诵读《和平宣言》,寓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2周年。
2002年12月13日出生的崔自鑫同学是南京一中的学生,今天由他领诵《和平宣言》,“大家排练了很多次,希望能把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对和平的渴望表达出来。”
对年轻人来说,领悟和平的意义,还需要践行。
2016年初,《基于微观史学的南京大屠杀研究》课题启动,一批90后大学生参与其中。
南京晓庄学院的大学生金萍萍和搭档在将近两年时间,行程500多公里,拜访19户幸存者家庭,录音一千多分钟,文字六七万字。很长一段时间,她的通话记录里都是幸存者或其家属的名字。
家破人亡,侥幸逃生,每天只能从漂浮尸体的水塘中取水解渴,每天都在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老人们对往日苦难的控诉,常常让大学生们的内心难以平静。但同时,“猫奴奶奶”“绘画爷爷”等老人们在生活中闪现的“萌点”,也被大学生们捕捉并记录下来。
有关专家认为,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不仅帮助研究团队全景式形成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叙事,也是一种在历史传承维度下的微观研究。
国家公祭日到来前夕,纪念馆的哭墙前曾有一群大学生用毛笔蘸取墨汁,将墙上一万多个死难同胞的姓名一一“描红”。
“风吹雨打,字迹模糊,我们做一点小小努力,既给前来悼念的受害者家属以慰藉,也希望让360直播,直播吧人看清这段历史,共同守护和平。”南京审计大学的学生聂鹏说。
来源:新华网 2019-12-13
媒体链接: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2/13/c_1125344777.htm